技术文章

金属基板在SMT贴片加工中的工艺要点与失效防控

一、为何选用金属基板

随着功率器件与高密度LED模组在工业、汽车、照明领域的普及,FR-4 已难以满足散热、热循环寿命与机械强度的综合需求。金属基板(Metal Core PCB,MCPCB)以铝或铜作为核心载体,导热系数可达 1.0–3.0 W/(m·K),是普通 FR-4 的 5–10 倍,能够将热量快速横向扩散,再通过散热器纵向导出,延长器件寿命并降低光衰。

二、金属基板的三层结构

  1. 铜箔线路层:常规 35 µm 或 70 µm,需与介质层保持可靠结合力。

  2. 绝缘介质层:厚度 50–150 µm,兼顾击穿电压(>2 kV)与导热率(1–3 W/(m·K))。

  3. 金属基层:铝(1.0–2.0 mm)兼顾重量与成本;铜(0.5–1.0 mm)用于更高导热或电磁屏蔽场合。

三、设计阶段的注意点

  1. 热路径规划:功率器件下方禁止走线,直接开窗至金属基层,减少热阻。

  2. 拼板强度:铝基板较脆,V-cut 深度需控制在金属层 1/3 以内,拼板间加 3 mm 工艺边并布设双定位孔。

  3. 焊盘补偿:铜箔与铝基热膨胀系数差异大,焊盘外扩 0.05–0.10 mm,可减少回流后铜箔起翘。

SMT贴片加工

四、SMT 制程关键参数

  1. 预热斜率:≤ 2 °C/s,避免介质层分层。

  2. 峰值温度:235–245 °C(Sn–Ag–Cu 无铅体系),比 FR-4 低 5–10 °C,防止铝基层氧化膜增厚。

  3. 回流时间:液相线以上 40–60 s,过长易导致介质层脆化。

  4. 氮气回流:氧含量 < 1000 ppm,降低铝面氧化,提升焊料润湿。

五、印刷与贴片中的细节控制

  1. 钢网开口:功率器件焊盘采用“田”字分割,减少空洞率;开口面积比 ≥ 0.66。

  2. 锡膏选型:Type-4 无卤 Sn96.5/Ag3/Cu0.5,金属含量 88–90 %,防止热沉后焊料塌陷。

  3. 贴片压力:降低 20–30 %,避免压裂介质层;需使用弹性吸嘴或分段压力模式。

  4. 支撑治具:铝基板翘曲≥0.5 % 时必须使用真空吸附治具,回流炉入口加装压片轮,防止卡板。

SMT贴片加工

六、常见失效模式与根因

  1. 介质层分层:预热过快或峰值温度过高。

  2. 铜箔起泡:板材含水率 > 0.15 %,需 125 °C/2 h 预烘。

  3. 焊盘剥离:热冲击后铜箔与介质结合力下降,可通过等离子清洗提升表面能。

  4. 金属基层变形:治具温差 > 3 °C 导致局部热膨胀不均,需分区温控。

七、检测与可靠性验证

  1. 空洞率:X-ray 抽检,功率器件焊点空洞 ≤ 20 %。

  2. 剥离强度:铜箔与介质 ≥ 1.2 N/mm(IPC-TM-650 2.4.8)。

  3. 热循环:-40 °C↔125 °C,500 cycles 后阻值漂移 ≤ 10 %。

  4. 高压测试:1500 V AC/60 s,漏电流 ≤ 1 mA。

八、总结

金属基板并非简单替换 FR-4,而是一次“散热-机械-电性能”综合再设计。从板材选型、热仿真、钢网开口,到回流曲线与治具支撑,每一步都要围绕“低热阻、低应力、高可靠”展开。1943科技在批量生产中总结出:只要在前端设计阶段把热路径与拼板强度锁定,后端严格控温、控湿、控压,就能把金属基板的失效率压到 <50 ppm,为高功率、长寿命电子产品提供扎实底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