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SMT贴片加工过程中,虚焊和桥接是两种常见的焊接缺陷,它们不仅会影响焊点的可靠性,还可能导致产品功能异常甚至彻底失效。深入分析这些缺陷的成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,是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的关键。1943科技将从成因和预防两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。
一、虚焊的成因与预防
(一)虚焊的成因
-
焊膏质量问题
-
焊膏金属含量不足、颗粒不均匀或粘度过高,可能导致焊点无法有效熔合。
-
焊膏保存不当,如未充分回温或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环境中,会降低其活性和流动性。
-
-
印刷工艺问题
-
印刷压力不均匀或刮刀设置不合理,导致焊膏分布不均匀。
-
钢网开孔尺寸与焊盘面积不匹配,可能造成焊膏量不足。
-
-
贴片精度问题
-
元器件偏移或贴片压力不足,导致引脚与焊膏接触不良。
-
贴片机吸嘴磨损或校准不准确,进一步加剧了贴片偏差。
-
-
回流焊工艺问题
-
温度曲线设置不当,如预热温度过低、峰值温度不足或冷却速率过快,均可能导致焊点不熔或虚焊。
-
回流焊炉内气氛控制不严(如氧气含量过高),会使焊膏氧化严重.
-
-
元件与PCB问题
-
元器件引脚氧化、共面性差或PCB焊盘设计不合理,会阻碍焊锡的润湿和附着。
-
(二)虚焊的预防措施
-
优化焊膏管理
-
选择高质量焊膏并严格控制其保存环境,建议在2-10℃冷藏,使用前充分回温4-8小时。
-
定期检查焊膏的粘度和活性,确保其性能符合生产要求。
-
-
改进印刷工艺
-
调整钢网开孔尺寸和印刷参数,确保焊膏均匀覆盖焊盘。
-
控制刮刀压力(建议5-10N)和印刷速度(20-50mm/s),以提高印刷质量。
-
-
提升贴片精度
-
定期校准贴片机,确保元器件贴装位置偏差不超过0.1mm。
-
更换磨损的吸嘴,避免贴片偏移.
-
-
优化回流焊参数
-
设置合理的温度曲线,确保预热温度为120℃以上,峰值温度在217-235℃之间,同时控制冷却速率在2-4℃/s。
-
采用氮气保护环境,减少焊膏氧化.
-
-
严格管控元件与PCB
-
确保元器件引脚无氧化、共面性良好,PCB焊盘设计合理且无污染。
-
二、桥接的成因与预防
(一)桥接的成因
-
焊膏量过多
-
钢网开孔面积过大或印刷压力过高,导致焊膏量超出焊盘设计承载量。
-
-
贴片偏移
-
元器件贴装位置偏差较大,尤其是细间距元器件,容易造成焊膏溢出焊盘.
-
-
回流焊温度曲线不当
-
回流焊峰值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不足,可能导致焊膏熔化后未能充分分离,形成桥接.
-
-
PCB设计问题
-
焊盘间距过小或焊盘尺寸设计不合理,增加了桥接的风险。
-
(二)桥接的预防措施
-
优化焊膏印刷
-
调整钢网开孔尺寸,确保焊膏量适中,推荐钢网厚度为0.12-0.15mm,开孔面积为焊盘面积的80-90%。
-
控制刮刀压力和印刷速度,避免焊膏过量.
-
-
提高贴片精度
-
确保元器件贴装偏移量不超过焊盘宽度的1/3,尤其是细间距元件.
-
-
优化回流焊参数
-
适当降低回流焊的升温速率,延长保温时间,以促进焊膏熔化后充分分离.
-
-
改进PCB设计
-
增大焊盘间距,优化焊盘尺寸,避免因设计不合理引发桥接.
-
三、总结
虚焊和桥接是SMT贴片加工中常见的焊接缺陷,其成因涉及材料、工艺、设备和设计等多个环节。通过优化焊膏管理、改进印刷和贴片工艺、调整回流焊参数以及严格管控元件与PCB质量,可以显著降低缺陷发生率。在实际生产中,建议定期对焊接质量进行统计分析,持续优化工艺参数,以实现高质量、高效率的生产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