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多层板PCBA的加工中,回流焊接是确保焊点质量和元件可靠性的核心环节。然而,由于多层板的复杂结构和材料特性,回流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可能引发翘曲、焊点裂纹等问题,直接影响产品的良率和使用寿命。因此,掌握有效的热应力控制方法成为PCBA加工的关键。
一、热应力的成因与影响
-
材料特性差异:多层板通常由多种材料(如FR-4、铜箔、焊料等)组成,其热膨胀系数(CTE)不同。在回流焊接过程中,温度的快速变化会导致材料之间的热膨胀差异,从而产生热应力。
-
温度循环冲击:回流焊过程中,PCB需经历多次高温循环(通常超过200℃)。这种温度冲击会累积热应力,导致焊点疲劳或基板翘曲。
-
焊接工艺参数:不合理的焊接温度曲线(如升温速率过快、保温时间不足等)会加剧热应力的产生。
二、热应力控制方法
-
优化回流焊温度曲线
-
预热区温度控制:预热区应采用分阶段升温策略,例如:
-
第一阶段(60-120℃,1-2℃/s)快速去除助焊剂挥发物。
-
第二阶段(120-180℃,0.5-1℃/s)缓慢升温,平衡材料热膨胀差异。
-
第三阶段(180-220℃,1-1.5℃/s)加速接近回流温度。
-
-
保温与冷却阶段优化:保温时间建议控制在60-90秒,确保焊料充分熔融。冷却阶段速率应≤3℃/s,避免焊点凝固时的收缩应力。
-
-
材料与设计优化
-
高Tg材料选择:采用高玻璃化转变温度(Tg≥170℃)的PCB材料,可有效降低热变形风险。
-
过孔布局优化:在BGA区域采用交错式过孔布局,避免应力集中。
-
弹性缓冲材料应用:在焊点下方涂覆弹性导电胶,吸收热膨胀应力。
-
-
工艺与设备改进
-
氮气保护焊接:在回流焊中引入氮气环境(O₂浓度<50ppm),减少氧化导致的焊点脆性。
-
动态热补偿系统:采用多温区梯度控制技术,确保热应力分布均匀性误差低于±3℃。
-
焊膏印刷精度控制:推荐焊膏厚度为0.1-0.15mm,确保焊点一致性。
-
-
散热设计与管理
-
在PCB上设置散热孔、散热通道或安装散热片,及时散发热量,降低热应力。
-
对高功率芯片,可在芯片周围填充导热硅脂,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。
-
-
后处理与检测
-
阶梯式冷却:从高温逐步降至室温,避免快速冷却加剧热应力累积。
-
检测与验证:通过AOI/X-ray检测、热循环测试等手段,验证焊点质量与可靠性。
-
三、总结
通过优化回流焊温度曲线、选择高Tg材料、改进工艺与设备、强化散热设计以及严格的质量检测,可以有效控制多层板PCBA在回流焊接中的热应力,提升产品良率与可靠性。作为专业的SMT贴片加工企业,1943科技始终专注于技术创新与工艺优化,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PCBA解决方案。如需了解更多技术细节或合作信息,欢迎访问1943科技官网在线咨询。